
近期公司組織開展的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大討論,作為工會工作者,在學習討論過程中,深刻認識到工會組織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獨特作用。
聚焦用“緊日子”過“好日子”
工會服務不降溫
近年來,公司工會思維破局、轉型發展,找準工會工作與黨政中心任務的結合點、切入點、著力點,積極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,著力打造“五型”班組品牌建設;融入“為職工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建立辦實事項目清單,持續推進“四季送”“十項實事”等關愛舉措,實現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、獲得感和歸屬感。“緊日子”不是簡單地壓縮開支,而在于平衡經費使用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提升。各項活動開展,堅持無預算不支出。優先保障職工服務、關愛幫扶等領域,把每一分錢都花在職工急需處;重點推進勞模工作室、“五小三絕”、技能競賽、班組創新等“高回報”項目,與專業技術部門協作,對在降本增效、技術改進等方面取得突破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。把有限資源轉化為職工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獲得感,讓職工感受到“好日子”的工會溫度。
強化用“賺錢”思維去“花錢”
提升職工創新動能
作為職工創新工作牽頭抓總部門,公司工會持續搭建兩年一屆的職工“五小三絕”創新項目評選、勞模工作室年度項目立項及評審、“五型”班組月度綜合考評等各類職工創新工作平臺,目的就是為讓職工在各類創新舞臺上施展才華,發光發亮。
班組建設工作從2021年對公司11個單位共150余名的班組長綜合考評,到如今實施的“五型”班組綜合考評,期間不斷優化完善方案,就是希望通過合理高效內部競爭機制,提升班組綜合素質,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目標。在每月“五型”班組綜合考評工作中發現,有的班組在創新工作方面確有亮點,但因公司班組基數大(10個單位153個班組),每月考評采取現場隨機抽查、以點帶面的考評方式,對所有班組的創新工作不能做到完全掌握。經與基層調研溝通,4月,工會下發了《關于加強創新型班組建設暨優秀創新項目申報的通知》,由各單位對本單位班組的創新工作采取擇優推薦方式,推薦的班組優秀創新項目,工會辦公室核實后給予考評加分,并納入年度“金牌班組”評選核心指標,優秀項目擇優推廣并給予獎勵。這樣,不僅鼓勵激勵了職工在班組創新工作中的熱情,也激發了崗位創新活力。
踐行用“乙方”思維做“甲方”
提造服務型工會組織
作為員工的娘家人,以服務者的姿態貼近員工身邊,在人文關懷方面,通過談心苑、員工心聲、提案征集、“十必訪、十必賀”等平臺,像“乙方”一樣細致洞察員工的真實訴求。常態化構建送溫暖、助學救助、遺屬補助、大病救助等幫扶體系,真切做到員工遇到困難時“處處有人幫,事事有人管”。在傳統節日、員工生日、退休、子女高考等特殊節點,精心策劃個性化關懷活動,定制暖心的慰問品與禮品。通過這些充滿溫情的舉措,將人文關懷融入員工生活點滴,進一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與幸福感。
用“營銷”思維抓“生產”
激活職工內生動力
工會工作要主動挖掘企業發展需求,深入了解員工幸福的難點痛點,精準匹配服務內容,像營銷產品一樣為企業“量身定制”解決方案。例如,面對“傳幫帶”發揮作用不明顯,工會搭建平臺,利用勞模工作室的積極作用,開展技術傳承、交流、攻關;為解決單身員工婚戀難題,工會多方尋找資源,聯合地方企事業單位組織單身青年聯誼,保障員工隊伍穩定。針對暑期家長兼顧工作與家庭,面對假期看娃難的問題,工會連續三年創辦“太陽花”職工子女愛心暑托班,每年招收職工子女一百多名,開設多個興趣班,每周還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,獲得職工家屬一致好評,托管班被陜西省工會評為“省級愛心托管班示范點”。用“乙方”思維精準服務,讓工會工作為企業穩定發展保駕護航。
工會組織作為企業與職工的橋梁紐帶,在企業高質量發展征程中,必須當好改革“推進器”、創新“催化劑”,通過踐行“四種經營理念”,持續推動工會工作從“福利供給型”向“價值創造型”轉變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工會動能。(工會辦公室 李娜)